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

貓咪的緊迫耐受度


有貓的人大概很清楚,貓的神經線很細,些許的環境變化,都會搞得人與貓都緊張兮兮。

貓緊張兮兮時,就在家裡不吃不喝,或是亂便亂尿,貓主人則會出現在獸醫的診間,很緊張的問:該怎麼辦?
先了解一下,什麼事情會造成貓的壓力!
環境變化涵蓋的範圍相當廣,輕微的例如,換飼料、換貓沙、換貓沙盆的位置、家裡的芳香劑、地板清潔…(看到這裡有沒覺得貓是很龜毛的動物 ?! )
中度的改變,例如家具易位、新添家具、換房間、限制活動範圍、外出住宿、過大的環境噪音、家裡有新成員(新房客,或是小孩)…
較大的變化,就如,真的搬家、新添其他動物…
前兩類,一般都比較好搞定,多數的貓一兩週內,都可以自行適應,貓主人只要確認造成貓咪緊張的原因是什麼,只要確認真有變異事件產生,請稍稍放鬆心情,不要跟著貓一起緊張,多半都會沒事的。
為什麼特別提,貓主人不要跟著緊張?
貓表現正在承受壓力時,多數會躲到不見貓影,此時,有經驗的貓主人,會讓貓咪獨處,給貓咪一點空間與時間,去建立安全感,與重新適應。然而沒經驗的飼主,多半會去抱抱貓,跟貓講講話,或是不斷的檢查貓咪的狀況,結果讓貓更不安,此時貓咪除了承受自身的壓力外,還感應了來自人類的情緒,結果是反應更激烈。
養貓的人都會聊『貓經』,在中間會發現,其實多數的貓,願意被抱著的時間都不長,黏人的貓會靠到人身邊窩著,一起睡或一起躺,但不會像狗一樣,可以長時間的『抱著』,甚至被抱去逛大街,而多數的貓在發現主人有抱抱的意圖時,還會逃跑咧,所以貓緊張時,千萬別勉強抱抱阿,愈抱會愈緊張的。
而較大的變化這部份,想要順利度過,就得花點心思。
搬家,在人這邊,算來也不是件輕鬆的事,但人懂得自己在做什麼,然而在貓的眼中,只有一件事『我到了一個陌生地方,好可怕,快點找個洞躲起來』。此時,就很嚇人了,貓找的洞,如果只是新家的水槽下、床底下、櫃子後面,那也算了,至少是在房子裡,有的貓甚至會驚嚇到往窗外跳,或門一開就往外鑽,這下子,就不知道會發生怎樣難收拾的情況了。
帶貓搬家,得提醒貓主人,打包時一定要把貓咪先關進提龍,放到安靜的地點,免得噪音影響貓的情緒,而也不用擔心貓會從開關頻繁的門鑽出去。假使家當過多,得打包很多天的時候,打包時還是要收貓,這樣也可以減少貓的壓力。
貓進新家前,大型傢俱最好可以先就定位,讓貓安置在一個固定的房間,把貓沙和水就定位,在新家還沒搞定前,就讓貓咪先待這個暫時的房間,也能減少貓咪的緊迫。等新家都整理到合意時,就可以開放,讓貓咪自己去探險,沒幾天他就會適應得很好囉!
再來就是貓咪最討厭的事,增加一個來爭寵的『傢伙』。
只養狗和只養貓的人,大概很難有機會去了解另一種動物。喜歡狗的人覺得貓陰陰的不好親近,愛貓的人覺得狗不夠優雅,成天毛毛躁躁。
舉自己的例子,我來自一個沒養貓的家庭,從小家裡飛(鳥類)禽(雞鴨)走(狗)獸(台灣獼猴)都遇過,當然這也不很正常,和動物相處的經驗算豐富,但也沒養過貓,倒是曾看過掛在院子裡的鳥籠被街貓相中,都還沒看清楚怎麼回事時,來貓走人,籠子裡的小鳥已經倒下,這也給當時年幼的我,留下一點陰影,沒養貓或說沒爭取養貓,在小時候,這或許有點影響。
成為獸醫之後,自覺對貓的認識不夠,才養了咪子。
沒有咪子以前,我也是覺得貓陰陰的,又不夠『狗腿』,合作度又差,養來一定很沒趣!
 不過咪子改變我對貓的觀點,有狗有貓之後,我可以站在比較客觀的角度去看待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動物。了解狗貓先天個性上的差異,才能破除不必要的誤解。
貓是獨居動物,你要他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可能嗎? 取得貓咪的信任,是養貓人的重點。狗是群居動物,習慣有『領袖』,一定要給他『規矩』,讓給知道誰是老大,是很重要的。
很奇怪,如果家裡先養了狗,才有貓,這個後到的貓,倒是很能適應既有的狗,期待貓狗大戰的人可能要失望,打不起來啦! 要不就是狗逃走,貓咪可是走起來虎虎生風,彷彿是家裡的小老虎。
我家小三就是個實例,他剛到時,因為體型過小,被養在籠子過獨居生活好一段時間,小三住的籠子只有一面可以看到外界,他最常看到的就是我的臉。
小三在一開始就『受測通過』,他得不怕人才會被我收養,因此適應我最簡單,再來小三最常看到的,是跟著我看她的妞和茶茶,一開始看到『長臉』的生物,小三也是拱起身子,被毛倒立,尾巴膨起,『喝~~』個不停,兩三天之後,發現這兩隻『長臉』無害,就不再『喝~~』了,可是咧,這中間,咪子跟喵喵也是三不五時去『關心』一下新人,可是小三就是沒好臉色,他似乎對相同長相的動物容忍性很差,一直到納入戶口兩個月後,小三才正式『適應』咪子與喵喵,咪子和喵喵年紀較大,經驗豐富,早已對在診所『出入』的貓,沒反應了,可是小三還是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,才『接受』咪子與喵喵,而十個月後的現在,小三還是會『喝~~』其他來就診的貓,只好在有貓就診時,先把小三關緊閉,讓他冷靜一下。
身為獨生貓,當家裡要出現老二時,不論老二是狗還是貓,獨生貓與貓主人,大概都得花一段時間去適應。這也是最常在診間被提出的問題。
其實,我蠻建議貓飼主,如果能力允許(能力是指時間與經濟狀況),一個家庭倒是可以同時擁有2到3隻貓。
如果家裡的貓是獨生貓,好處是這個貓會很黏人,有人很喜歡這樣,喜歡貓主動表示親熱。可是咧,多數的人多半得外出工作,扣除睡眠時間,清醒著待在家的時間並不長,再加上貓算是夜行動物,晚上精神超好,他怎麼會願意讓你睡? 除非貓主人已練就,當貓咪的肥肚子壓在臉上時,還能自如呼吸的好功夫,要不然晚上大概很難睡得好吧! 要不就像我家的貓咪,沒住在房間裡(其實一開始咪子也是跟我睡的,可是咪子喜歡把她的屁屁坐在我臉上,要不就把我肚子當地毯踏,我不是被臭醒就是被痛醒,只好讓咪子睡樓下囉~)
所以再養一隻貓,就可以解決貓咪過度黏人的問題,讓貓彼此有『假想敵』,貓咪們自己去打打鬧鬧的打發時間,追追跑跑還可以增加運動量,也不會跑到你眼前,阻止你看書或報紙,或是擋住電腦螢幕。
當決定養新貓後,把貓咪帶進家門之前,一定請獸醫師做檢查,確定無傳染病與寄生蟲的可能,再讓新貓與舊貓混在一起。
貓是有地域觀念的動物,所以『領土』內有新臉孔,他能不緊張嗎? 舊貓如果有較悍的個性,多半會跑去『嘗試恐嚇』新貓,一般人看到貓『喝~~』個不停時,常以為貓在發狠,其實貓咪緊張時也會這樣。而貓很少會正面打起來,互相發出恐嚇的聲音,是不相識的貓相遇之初,常有的事,這時候貓主人不應該介入『勸架』,貓咪很快會發現,那個和自己長得一樣的傢伙,只不過會『喝~~』而已,『紙老虎』一隻,沒啥好怕的,不怕就能適應,很快的就沒事啦!
假使新貓是幼貓的話,適應上會更快,幼貓在成貓眼中就是弱者,大貓不太會和小貓計較。如果要接納的貓已經是成貓,就讓他們『分出勝負』,找出共處的生存法則就可以了。
假使貓主人介入『勸架』咧? 貓咪們會拉長彼此的適應期,因為他們不知道彼此的底限,強勢的貓若知道對方不構成威脅,就會『放過弱小』,弱勢的貓知道對方不會真的攻擊,自然也不會繼續害怕,而人類的介入,往往導致新舊貓沒機會『深切的了解對方』,恐懼就成了兩者間的鴻溝。這時候多數人會找獸醫聊聊,少數人會放棄新貓,但千萬不要趁機『除舊佈新』啊。
那先有貓後有狗咧? 其實,也差不多,讓彼此多一點接觸,當然前提是兩者不能互相傷害,此時需要管教的會是狗,讓狗了解貓的地位比較高,狗會認份的接受這個既成事實,不要為狗感到委屈,這是先天個性的差異喔。而體型差異過大的貓狗,就得注意接觸時的安全問題。
還有一點得提醒,大概是因為照顧貓比較容易,養貓的家庭常常會變成養『一群貓』,就算經濟能力允許,請注意一下『空間』問題,養一群貓,貓食、貓沙、醫療費花起來,或許不是問題,然而一群貓需要的空間,這可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隨便去擴增的,貓咪族群因空間不夠而衍生出來的問題,落髮禿頭事小,嚴重的可能會致命,增加貓口時,希望慎思而行。
2009-05-11 初稿
2013-10-19 一修

沒有留言: